胰腺癌科普
发布时间:2013-10-30
点击次数:1347
来源:
胰腺的生理功能
胰腺位于上腹部,为人体第二大腺体,是消化作用最强的器官,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大功能。胰腺的外分泌为胰液,每日分泌约750-1500ml,主要成分为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各种消化酶以及水、碳酸氢盐,参与糖、蛋白、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如果某种疾病导致胰腺功能受损,胰液分泌不足,就会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胰腺的内分泌主要为胰岛素,是人体糖代谢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就有可能患糖尿病,除此之外,胰腺还分泌胰高糖素、生长抑素、胃泌素等,可见胰腺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胰腺癌简介
胰腺癌是一种发病隐匿、极为凶险、高度恶性的消化道肿瘤。在美国,胰腺癌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四位。在我国,胰腺癌已成为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胰腺癌的发病原因
胰腺癌高危人群有那些?
(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
(2)有胰腺癌家族史;
(3)突发糖尿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40%的胰腺癌病人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
(4)慢性胰腺炎病人,目前认为慢性胰腺炎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5)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亦属癌前病变;
(6)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7)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
(8)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胰腺癌的临床诊断
胰腺癌会出现哪些症状?
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但下述临床表现对诊断胰腺癌有重要提示作用:上腹部饱胀不适,上腹痛及腰背痛,无痛性黄疸,食欲减退、厌油腻食物、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以及消瘦与乏力等。
胰腺癌的检查方法有那些?
对临床上怀疑胰腺癌的病人和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应首选无创性检查手段进行筛查,如B超、CT和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等。肿瘤标志物(如CA 19-9等)的联合检测并与影像学结果相结合,可提高阳性率,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胰腺癌的治疗
胰腺癌治疗方法有哪些?
胰腺癌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根治性手术仍然是胰腺癌唯一有效的治愈方法,但手术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目前临床上推行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可以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和远期生存率。
胰腺癌患者如何进行化疗和放疗?
胰腺癌的术后化疗应用最为广泛,化疗确实能提高根治性手术后的远期疗效,应在手术康复后尽早开始。此外,对于无法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化疗亦能抑制肿瘤生长,缓解疼痛,改善症状。近年来,术前化疗已成为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主要手段,有利于控制肿瘤生长,抑制转移,提高手术切除率。给药方法有全身静脉化疗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介入治疗),主张尽量采用后者给药的方法。如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无法耐受静脉、动脉化疗,可选择口服化疗,但效果较差。
放疗包括术前放疗、术中放疗、术后放疗,亦可以提高根治的疗效,对于手术无法切除的病变可行姑息性放疗,缓解症状,止痛效果较明显。术中在肿瘤周围放置银夹标记,有利于术后放疗定位。
DSA介入化疗----首选的辅助治疗方法
区域性动脉灌注介入化疗是在局麻下经皮股动脉穿刺分别插管至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DSA造影后,再由腹腔干经肝动脉至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缓慢注射化疗药物,注射药物时间>30 min。注射完毕后,动脉穿刺部位予以压迫15~20 min,回病房平卧24 h,并给予保肝抗炎支持治疗。
介入化疗的优势:
1、 可以增加局部药物的治疗浓度,减少化疗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
2、 提高胰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3、 术前应用还可以提高大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
4、 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5、 明显降低术后肝转移的发生率。
胰腺癌的预防
1、 由于吸烟是胰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提倡戒烟和不吸烟。
2、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熏烤煎炸食品及腌制食品,适当多吃些粗粮、蔬菜和水果,忌暴饮暴食、过量饮酒。
3、 坚持体育锻炼。
4、 积极治疗糖尿病、急慢性胰腺炎和胆道疾病等。
5、 提倡定期全身健康体检。